国内包装行业的标准化落后于包装业的发展。有些标准的制定与产品生产实际不符,内容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例如,《集装袋》标准是运输部门制定的、《水泥袋》标准是建材部门制定的、《土工布》标准是纺织部门制定的、《编织袋》标准是塑料部门制定的等等。由于缺乏产品使用的针对性与行业之间利益的充分考虑,还没有一个统一、有效、利益兼顾的标准。
集装袋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正在扩大,特殊用途的如、矿物品等集装袋的出口也在增加。因此,集装袋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国际标准编织袋的跌落试验探讨
编织袋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的跌落方式相同,规定底部或尾部坠落跌落1.2米高度,集装袋多少钱,即纵向跌落,所封的袋口朝下。同时规定平向跌落或平直坠落1.6米高度,以袋正面跌落两次,并以袋反面跌落两次。平向共计4次而且是1.6米高度,因此不作侧向跌落也可以理解。
国际标准编织袋在“测试袋填充量”中规定填充测试值应在?2%内。但是,该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填充系数。
总结:国际标准编织袋《散装食品聚编织袋》的跌落试验是考核袋体破包情况。包括袋已经制作的封口,不包括装载物料后的下游企业的封口情况。
3、与国标对比
国标底部跌落1.2米高度,即纵向跌落。同时规定平和侧向向跌落1.2米高度。每条袋只平向、侧向、纵向跌落一次,吨袋集装袋, 三条袋循环。
六年来,我国塑编产品生产总量从370万吨增加到1050万吨,同比增长了184%;对再生料的需求由70万吨增加至350万吨,同比增长了400%!
虽然再生料的使用符合循环经济中“再利用”的原则,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能耗,在过去和未来价格提升导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情况下压缩原料成本,维续产品的利润空间。但是,与此同时也给塑编产品的力学性能、抗紫外线老化、使用寿命、卫生性、生物安全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规范塑编再生料的添加标准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当前,并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规范再生料的质量和质量等级,上饶集装袋,也无相应的标准来规范再生料的使用范围以及在不同产品中的使用数量。当下,虽然在不同地区业内形成了适应性的规则,对再生料的质量和质量等级作出区分,但是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往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不遵守这种“”反而在利润和价格方面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并且,由于产品的流通是全国性或者世界性的,这种出于业界良心形成的区域性标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例如,北方企业生产的编织袋出厂时检测过关,本地区使用时也没出问题,但是到了南方光照更加强烈,如果不加注意暴晒不了几天就会出现破袋裂袋,而阳光是作为化肥和水泥等工农业产品的外包装在使用中难以避免的。这一方面暴露出我们很多企业对材料的性能表征检测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再生料的加入给原本达标的材料配方带来的不可控影响。